要是學習不好,體力不足,表情呆滯,長得還不行,那就去當美術生吧。
先解釋一下,這純屬調侃,絕無惡意。
因為這本身就是從“踢中場的人,是因為進攻不如前鋒、防守不如后衛”的玩笑延伸出來的。
而相同模板的段子,也把各種同學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就像是自嘲一般。
當然了,對于美術生的偏見,一直也都存在。
因為很多人都覺著,這是把愛好當事業了,等于是玩著就把工作給干了,那還能不美?
但實際上,從學習到考試,美術生要渡的劫也是真的不少。
要是技能不扎實,或者“過于扎實”的話,那他們的考卷上,怕是能給你畫個“精神分裂”的感覺出來。
有一種敷衍,叫美術生考試時間還剩5分鐘
在美術生的基本技能點里,有一項叫做“局部精致”。
你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把一個細節刻畫到極致。
如果這么說不夠直觀的話,那么下面這幅對比圖,就能大致說明問題。
不過剛才也提到了,要是你基本功“過于扎實”,畫得太慢的話,時間往往就會不夠用。
但是一幅作品的整體結構還是需要完整的,所以無奈之下,一副傳神之作就可能會變成下面這樣。
這就像是我們考試時,先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把大題都做了,最后時間不夠用了,就不得不把選擇題都選成了C。
而本來好好的一副面部素描,也鬧不好就會被畫得像是“五官要造反”。
整體看上去的話,就像是只給左眼充了錢似的。
這其實也不能怪美術生不能合理地控制時間。
因為這就像是在做畢業論文一樣,起點都是星辰大海,恨不得囊括古今直達宇宙的奧義。
但是步子邁得太大,是真的容易拉到胯。
所以到了最后時間不夠用了,要求一般就會變成“能寫完就行”。
用一幅圖來描述這個過程的話,大概就是下面這樣的吧…
規劃極其精致,收筆極為暴躁,美術生的考試真能做到如此魔幻?
顯然不是,上面這些都是美術生的自我調侃罷了。
因為美術生的第一節課就是謀篇布局,所以他們創作的順序,都是先輪廓、后局部,沒有哪個人畫人臉是先畫個眼睛的。
不過,能想到用這樣的方式來調侃,也是因為他們的日常,實在是有點鬧心。
畫到一半,不想畫了
從道具到素材,從構思到落筆,美術生的創作過程,通常都會花費以“發量”為計量單位的精力,和以“天”為單位的時間。
這中間要是有一個比例出現了失調,那基本上就意味著前三個小時的努力等于白費。
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他們常常不是想砸畫板,就是想拿畫筆往腿上戳。
而很多時候,也經常會陷入一種“畫到一半,不想畫了”的情緒之中。
不想畫,又不想前功盡棄怎么辦?
還真有畫家創造出了一個“畫到一半不想畫了”的系列,生動地表達了美術生創作過程中的煩悶。
看到這你可能想說,這不就是“脖子以下都是腿”嗎。
還真不一定。
因為要是他們實在不想畫了,那可能連腿都沒有。
看到這我才發現,看美術生的作品,只能看成品。
因為要是只看了半成品的話,你可能壓根就不知道,他想畫的到底是個什么玩意。
從這些開局精美、收筆暴躁的作品中,你是不是也看到了一臉無奈,嗅出一絲崩潰?
但這還就是他們的日常,所以美術生雖然高考的分數不算高,但是整體算下來的話,他們要面臨的困難可能本身也不低。
美術生的“以假亂真”
在藝術生里,有人說體育生可以炫技,舞蹈生眾星捧月,唯有美術生顯得有些默默無聞。
這其實只是空間限制了美術生的發揮而已。
因為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那他們能把你身邊的一切,都變成“假”的。
比如說下面這倆手機,你能分清楚哪個是真的,哪個是畫的嗎?
再比如下面這兩包糖,也看不出哪個是實物,哪個是畫作。
如果他們高興的話,就連室內的插座開關他們都能畫,只不過在他們畫完了之后,會給你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所以,別招惹美術生,他們真的能讓你活在一個“魔幻”的世界里。
尾聲
看了美術生的日常后,可能很多人都會改變他們低分上大學的看法。
畢竟專業訓練和文化課一樣,難度大、時間長,而且很吃天賦。
不過對于美術生和其他藝考生來說,也不該把文化課上的短板當做理所當然。
因為當大家都在以專業技能為主的時候,如果你不能在短時間內在這方面取得明顯的優勢,那么在達到入門條件后就去主攻文化課,就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總之,無論是藝考還是普通高考,都不是一條簡單的路。
畢竟能讓自己安身立命的,永遠都是那傍身的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