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醒木應聲落下,“咱們從今天開始,說一段長篇動漫評書,叫《海賊王》。”80后曲藝愛好者張準開辦起網上書場,用傳統評書講述動漫故事,首回網絡點擊量已超過50萬次。不少網友在“創意評書”微博中留言道:動漫也能說成評書了,如此混搭,太有創意了。
據張準介紹,他從小就喜歡傳統曲藝,評書、相聲是他的最愛。在學生時代,他經常參加校園間的交流演出。一次偶然的靈光乍現,他想將現代動漫故事通過傳統曲藝評書的形式表現出來。張準說:“我就是想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喜歡上曲藝,讓更多中老年人了解喜歡上動漫。”
剛剛走進大學校門的網友工大男說,“我們這一代人基本是看著動漫長大的,《名偵探柯南》《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灌籃高手》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運用評書講動漫,不僅對于熱愛動漫的人具有吸引力,還會讓我們對傳統的曲藝有更多的了解。”
然而,不少50后、60后則坦言自己對動漫興趣有限。動漫評書是否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張準認為,這是大家普遍存在的誤區,動漫絕不是只給小孩子看的。之所以把動漫改成評書,也是想讓中老年人通過熟悉的評書形式了解現代的動漫故事,這也是實現代際溝通的一種努力。
文化產業研究學者向勇對創意評書十分關注,他認為,傳統的藝術形式,要找到適應現代人需要的藝術內容,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借助動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吸引更多年輕觀眾關注評書,有助于為這門傳統藝術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記者 趙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