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濾速度的選擇 過濾速度是除塵器選型的關鍵因素,應根據煙塵或粉塵的性質、應用場合、粉塵粒度、粘度、氣體溫度、含水份量、含塵濃度及不同濾料等因素來確定。 當粉塵粒度較細,溫、濕度較高,濃度大,粘性較大宜選低值。如≤1m/min;反之可選高值,一般不宜超過1.5m/min。對于粉塵粒度很大,常溫、干燥、無粘性,且濃度低,則可選1.5~2m/min。 過濾速度選用時,應計算在減少一室(清灰時)過濾面積時的凈過濾風速不宜超過上述數值。 2.過濾材料 應根據含塵氣體的溫度、含水份量、酸、堿性質、粉塵的粘度、濃度和磨啄性等高低、大小來考慮。 一般在含水量較小,無酸性時根據含塵氣體溫度來選用,常溫或≤130°C時,常用500~550g/m2的滌綸 ** 氈。<250°C時,選用芳綸諾梅克斯 ** 氈或800g/m2玻纖 ** 氈或800g/m2緯雙重玻纖織物或氟美斯[FMS]高溫濾料(含氟氣體不能用玻纖材質)。
為了滿足該系統的生產要求,根據不同的爆破試驗確定了爆破參數。為了控制原砂中石粉的含量,有必要對改變爆破參數后的石粉形成率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工程部門采用先進的移動式除塵鉆機,在井下鉆機頭部安裝自行設計的除塵罩,進行除塵。 (二)填充不同區域,及時丟棄漢白玉 通過實驗,得出了料場四個功能分區中不同料源的巖石材料加工技術性能的主要參數,讓學生了解不同巖性加工的原始砂粒級配,有意識地填充不同區域的毛混數據,從而達到以斷配毛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砂級配差、細度模數波動風險大的問題。
(4)選粉機改造除塵 由于漏風,分級機出砂口產生大量粉塵,造成粉塵污染。 (5)系統廢水處理 總耗水量約100m/h,其中70m/h 用于粗骨料沖洗,25m/h 用于噴霧降塵,5m/h 用于干骨料沖洗,由于廢水主要處理能力相對較小,廢水懸浮物含量相對較低,生產和生活污水研究采用自然沉淀池和人工沉淀池,首先通過化學添加解決工業廢水問題,上部用于水循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