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49423/answer/31904775
來源:知乎
本人從事建材3年,銷售管理方向
國內知名衛浴品牌2年(每個城市都有店面那種),目前改行至地板行業,繼續銷售管理(廠家代表,管理區域代理)。
1,現狀:
國內品牌:2012年進行業后,國內大品牌每年都保持增長(衛浴行業,箭牌,法恩莎),二三線跟得上的發展很快(浪鯨),跟不上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掉(舉個例子,金牌衛浴,鉆石衛浴,鷹衛浴{個人理解}),沒底蘊的直接被淘汰(唯一衛浴)。目前國內最好的品牌占據全國衛浴市場大概不超過3%的份額。
國外品牌:TOTO,科勒,樂家。牢牢占據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開始渠道下沉,目前有部分三四線的城市也開設專賣店,普遍面積都在300平以上,銷售情況一般,基本以工程為主,零售的話,當地品牌意識不強,總體銷售能力暫未達到這個水平。
也和非品牌的經銷商(雜牌批發)溝通過,目前越來越冷清。
總結:大品牌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小品牌雜牌被不斷洗牌(產品質量跟不上,渠道沒鋪設好,后勤模塊差距很大,最簡單的就是產品圖冊:能看出一個品牌的文化高度,最直接的體現)。
進了大品牌后的業務和小品牌的業務差距很大,培養模式不一樣,大品牌的業務強勢,有條理性,系統理論較強,創新性較弱。小品牌的業務圓滑,世故,凡事有余地,但對當地的銷售幫助很小,這個體現在公司背后的支持,后勤,營銷,管理方面。
2,前景
建材競爭
目前不僅僅是品牌和品牌的競爭,
也上升到市場與市場的競爭(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月星,百安居,喜盈門等高端建材市場和當地傳統建材市場,建材沿街店面競爭)。
還有就是渠道和渠道的競爭,
電商渠道(九牧衛浴在雙11的銷售額達到1.2億。箭牌銷售額0.4億),
傳統零售渠道(店面銷售,團購,活動),
家裝公司銷售渠道(走貨家裝公司代銷售),
工程渠道。
和幾個行業大牛聊過,大體的方向應該是走向家電行業方向,行業越來越透明,大賣場方向(蘇寧,國美);電商購買,線下體驗;由于運營成本費用,未來門店影響將會越來越弱化,但是因為產品體驗問題和大宗商品,不會消失。
另外講點樓主可能感興趣的東西,福利
1,建材行業內外企的福利比民營企業好,大公司的工資待遇好,小公司可操作性多。
一個普通的區域經理(單個省的管理),8-20萬(這個屬于正常水平),看銷售業績和公司情況。
大區經理在25-45萬。
部門總監不清楚= =,
灰色收入不提,這個看個人職業習慣。
另外建材行業里面還有分職業發展方向,銷售管理(客戶維護,開發,督導),跟單售后,營銷策劃,培訓,店面導購。(財務人事采購這些和其他行業差不多,不提)。
有誤請指出,以上都是隨筆一寫~~~
分割線已下是更新的
---------------------------------------------------------------
有童鞋在問我灰色收入,在這里也是和大家說了吧
灰色收入有好幾類:
1,客戶賄賂:紅包,茶葉,煙等等
2,業務炒單:拿客戶的訂單到外面去做,中間賺取利潤。(還有另外的炒單,是瓷磚類的,這個答主不是很清楚,就不拿出來賣弄了)
3,報銷制度上鉆空子。
4,通過聯合第三方機構做活動,每做一場活動,吃多少的回扣。
再分享一點個人見解(有錯誤指正出來啊,答主其實是菜B來的!)
------------------------------------------------------------------
目前幾個大品牌在橫向擴張,例如歐派櫥柜擴張到衣柜,衛浴
大自然地板擴張到建材同行異業。
廠家方面:肯定是有好處,品牌知名度擴大,銷售額增加,運營平均成本降低(廣告投入,營銷統一化),有利于上市。
壞處:人員分散,像箭牌這幾年分散精力做瓷磚,櫥柜,衣柜,就開始被恒潔趕超上來,現在有的優勢應該就是工程渠道和大經銷商,一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恒潔已經有較大銷售優勢(營銷廣告轟炸)。
投入資金放大,公司壓力變大。
廠家這方面就想到這么多,拋個磚,嘻嘻
經銷商方面(主要是錢方面的事情):壞處:運營成本提高,租金擴大(店面,庫房翻倍),
人員增加(主要是導購員),
庫存壓力加大(貨物)
投資回本慢(一般最最少都需要1年時間回本,見過最快的是3個月。)
對抗同城市競品行業(進入瓷磚要和瓷磚行業人員競爭,流失同盟。)
好處:促進公司化運營(提高管理效率)
擴大經營規模,橫向發展。
面對同一個廠家,各方面的接觸都比較熟悉,不會向新客戶一樣有磨合期。只要產品熟悉了,可以很快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