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陸榮良進入吉利的*5個年頭,也是他從事模具制造和維修行業的第25個年頭。25年的磨練、25年的沉淀,不僅讓他更成熟,也讓他變得更加強大。
在陸榮良的眼中,每一件模具都是一件藝術品,需要精心雕琢。正是這種熱愛的態度,造*了今日的陸榮良。
面對困難,燃起斗志
自2002年進入吉利汽車以來,陸榮良便一直從事模具維修改善與保養工作,參與模具型面整改、表面強化,模具不涂油生產、模具手動轉自動化轉線生產、材料減縮等模具的重大改善。模具工藝是一門手藝活,考驗眼力,也考研手上功夫,必須保持*的專注。這樣的工作,將陸榮良的性子磨練得嚴謹、沉穩。
自2014年擔任班組長以來,陸榮良配合杭州灣基地完成“質量百日提升”項目,主導完成了FE-2左側圍加油口不平、側圍尾燈起皺、FE-2頂蓋大面凹陷、左右中柱外板型面超差等整改項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汽車外觀質量。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會順風順水,面對挑戰是尋求突破的必經之路。讓陸榮良印象*深刻的挑戰,*是純電動車的模具開發任務——車身新增81個零件,246副新增模具開發項目全部交由北侖公司負責。
這是陸榮良參加工作以來主導的*大項目,也是他面對的*大挑戰:自己的團隊缺乏工藝、結構分析的能力,他從事模具開發的經驗也顯不足。面對重重困難,陸榮良想到的不是沮喪,而是斗志。仔細鉆研每一道工序,逐步突破每一道難關,經過一番苦戰,圓滿完成任務。
談及學習,總有期待
真正的成長中,不僅僅靠自己的摸索,更要不斷地學習。汲取他人之長,才會走得更遠。“只有走出去,才能看見彼此的差距、才能看到自己的短板。”陸榮良告訴記者。
談及學習時,陸榮良不再緊張,方正的臉上難掩興奮。
對于未來的改變,陸榮良的心里也早有規劃。他希望他和他的團隊能有更*的培訓機會,特別是對于UG、CAE等軟件的學習,掌握模具前期開發、模具結構、工藝方面的技能。
多年在模具維修一線的工作經驗,讓陸榮良清楚地知道模具存在的問題,也知道這些問題將如何影響生產。如果能在模具開發階段、在圖紙會簽之前,*將這些問題識別、修正,不僅可以避免成品模具無法修改的被動,也可以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損耗。
陸榮良有個心愿,在產品開發階段*帶領團隊參與,不但可以更好地體會設計目標,避免模具設計的彎路;也可以讓自己的一線經驗發揮更大作用,為企業提高效率做出貢獻。
堅定信念,“守住榮譽”
很多人將過去的成績看得很重,而陸榮良卻不然。“獲得榮譽簡單,守住榮譽才難。”他這樣對記者說道,“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未來仍需一步一個腳印地去開拓。”
談及理想,陸榮良略帶興奮地說:“我的理想是做一個*的模具專家,集模具設計、制造、維修于一身的高技能型人才。我的愿望*是將自己這幾十年的從業經驗全部傳授出去,不單單是手把手地傳授技術,更重要的是培養員工的思維,讓他們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吉利造*了我,我也要用實際行動回饋吉利。”
說到吉利,陸榮良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吉利會向著自主制造新能源車,全面提供智能、安全的產品而大步前進。我相信,到2020年,吉利一定能實現200萬輛的年產銷目標,成為受人尊敬的汽車企業!”
感恩與回饋,或許是陸榮良有別于他人的地方。有多少人成功之后,便忘記自己是從哪里開始。陸榮良卻始終記得,他今日的一切,都是吉利所給予。
免責聲明: 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