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客戶說:再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再慎重的考慮一下、再看看領(lǐng)導(dǎo)的意思、下周再說吧等等。
拖延表示客戶不愿意做行動承諾,但又找不出明確的理由。
面對拖延,可采取利益激勵法,用產(chǎn)品或方案帶來的價值去鼓勵客戶下決心。可以按照以下三步法試一試:
1.表示我理解。可以說“我理解,從手工變成電腦總會依依不舍,畢竟這么多年,習慣了。”
2.重申客戶認可的利益。客戶買東西就是因為可以獲得利益,所以這時候再重復(fù)一遍也是對客戶的一種鼓勵。可以說:“其實早晚都得用,早用早解脫,免得你天天加班,稍微出點錯,老板還要罵一頓……”
3.增加利益。增加一個前面沒提到的利益點,給客戶*一次刺激。比如說:“對了,王經(jīng)理,我們最近在搞一個活動,月底之前購買可以享受500元的優(yōu)惠,也是為了春節(jié)促銷。”
如果客戶還是猶豫,很可能是客戶心目中有一個疙瘩沒解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異議。此時你必須了解清楚客戶到底是什么想法。可以這樣說:“王經(jīng)理,是不是還有什么事情我沒有說清楚?你有什么顧慮盡管提出來,看我能不能幫你解決。”知道了異議,才能進入異議處理程序。
二、異議
產(chǎn)品速度慢、外觀不是太漂亮、價格太高、現(xiàn)在資金還不到位、和目前的狀況有些不適應(yīng)等,都是異議。
有句話說“嫌(挑)貨的人才是買貨的人”。意思是,如果某個客戶對你橫挑鼻子豎挑眼,說明他準備出手買你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