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中國建筑市場建筑工人的現狀,與項目管理人員普遍反映的難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建筑工人日漸減少,勞務資源的日漸緊缺。如何做好勞務隊伍的管理,如何留住優質勞務隊伍已是每個單位的核心課題。
首先,我們要認清現實并面對現實。現實是全國的勞務隊都不好管理,這是由建筑施工的特性、中國的大環境及民工的素質等多方面決定的。
原因分析
目前,中國是一個大工地,建筑方面需要大批的勞動力,這幾年逐步形成了用工荒,民工不愁找不到活干,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于是這些民工的腰桿硬了,不聽管理了。
建筑施工的特點決定了工作的散漫性,工序的粗放性。工人在這個散漫粗放的環境中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造成了一被嚴格要求就產生逆反心理,認為管理人員和他們過不去的思想,于是工人要么正面抵觸,要么陽奉陰違,反正就是不聽從安排,不積極整改與提高。

許多中國人的價值觀把追求物質與金錢放在第一位,甚至為了金錢而丟失職業道德。勞務層的計薪辦法大多采用的都是包工制,雖然包工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但也同時容易使人降低質量標準,追求少勞多得,甚至偷工費料。
整個建筑市場中的民工素質較低。許多工人沒有經過正規的業務培訓和思想教育,昨天拿鋤頭,今天是工頭。民工的業務素質,思想覺悟都決定著他們的工作標準及行為態度。
業主要求的工期太緊是造成民工不好管理的又一個原因。政府工程,政客們為了追求政績而違背科學規律搶工期;房地產工程,房地產商為了早日售房收款而拼命搶工期;工業廠房工程,投資商為了早日投產見效益而瘋狂搶工期。整個中國的建筑市場幾乎都為了物質利益而違背客觀規律地搶工期。施工企業為了生存,只有承諾并保證按期完成施工任務。
這樣一來,就在無形中放松了質量管理,放松了對施工隊伍的管理,在與施工隊伍的較量中主動求和變通甚至要放下身段放低標準,經過幾個回合,施工隊伍摸透了施工單位的脾氣,掌握了施工單位的心理,抓住了施工單位的七寸,于是他們更肆無忌憚地與施工管理人員叫板了。
國家的政策在支持民工,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對民工的管理困難。國家的政策起到了保護弱勢群體的作用,但同時也滋長了一部分人的惡習,堵門、堵路、打條幅、跳樓、跳塔吊等惡意討薪事件時有發生,現在的部分民工已經不再是弱勢群體,他們已經開始在弱勢群體外衣的遮掩下強勢起來。
民工為了少出力多賺錢,不考慮材料是否浪費,只想少出工多出活,隨意鋸方木、模板;隨意使用釘子;鋼筋綁扎隨意,如果監理、甲方提出問題就順手加一根鋼筋了事;碎磚、落地灰遍地。一個工作日干了更多的工作量,拿到了更多的工資,也浪費了更多的材料。他們不會從更高的境界上認識浪費材料是浪費資源。
現在的民工隊伍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弱勢示強,偷工費料”。這就是勞務隊伍的現狀,這種現狀造成了對民工的管理困難。面對這種現實,怎么辦?涼拌?不能涼拌,要想辦法辦。
分析和總結建筑施工勞務隊的現實,是讓大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是希望大家不要抱怨,要面對現實想辦法。這個隊伍不好管理,換一個隊伍同樣不好管理。我們不要想著輕易調換施工隊伍,調換隊伍未必就能萬事大吉,未必就能藥到病除。一旦調換隊伍,施工企業往往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施工技術人員也不要因為施工隊伍不好管理而輕易賭氣離開所在工地,離開公司,去新的工地新的公司。有的人轉過一圈之后,發現世上并無凈土——并沒有想象中的非常好管的隊伍。既不能輕易換隊伍,又不能選擇離開,那么怎么辦?
到底怎樣管理好施工隊伍呢?
要尊重施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