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北方地區初春特點是南北大風交替出現,風力較大。所以云南內外墻乳膠漆的施工會出現一定的困難。由于在高低溫差的環境下,干粉膩子干燥時間不夠,其干粉膩子中的水泥水化反應后會產生大量的堿性物質,膩子層含堿量高,再涂外墻平涂類及質感類產品,漆上墻后成膜不良,短時間內不能正常干燥成膜達到涂膜抗性,涂膜成膜時間會相應延長,乳液對粉料、砂及顏料的包裹性也會相應降低,同時初春雨水頻繁,持久浸濕后,在雨水的遷移過程中,乳膠漆及質感漆表面會形成豎條狀雨痕痕跡,造成涂膜表面出現不均一顏色或泛白現象。
原因分析一:漆膜干燥
漆膜出現問題,一般客戶會覺得乳液出現問題,而且施工時間均在3-4天以后,涂膜已經表面干燥。此問題原因,涉及到涂刷干燥時間問題,受低溫影響成膜時間的問題,還有就是雨水長期浸潤,造成沖刷痕跡問題。
原因分析二:配方比例
對配方不合理性進行調整,配方中的乳液含量是否達到,對粉料的包裹要求,是否達到一定的耐洗刷標準;以及相應成膜助劑加量問題,是否能夠使乳液完全成膜;粉料中是否有大量不耐酸的填料或顏料。(乳液含量過低對于漆膜的抗性會大大降低,對基材的堿性抵抗也會降低)。
原因分析三:工藝
是否涂刷抗堿封閉底漆,抗堿封閉底漆是否涂刷均勻、是否完全干燥,后再涂面涂,如達不到對基材的加固和堿性的封閉,則易遇雨后出現雨痕現象。部分施工人員為了節約施工成本,做面漆一遍涂刷成活,本身漆膜厚度不足(達到抗性普通面漆厚度應在干膜約90-120微米為好),整體抗性也會相應降低,易遇雨后出現雨痕現象。
原因分析四:基層
部分墻體開裂、墻體雨后或透水潮濕、新墻體未過養護期含堿量高、墻或墻底裙等處施工,均易出現雨痕現象。
施工建議:
注意施工基層條件、施工環境及施工工藝。
注意調色基料與色漿的相容性,及所用顏料的抗性。
注意乳液選擇及添加量和成膜助劑品質及添加量。
初春施工,彈性乳液對此環境的抗性相對較好,建議客戶用一些彈性乳液做相應產品。
注意整體配方的合理性,提前做到警示預防。
注意控制好涂料干燥時間,避免雨前施工。
北方地區氣溫介于5-10℃的天氣,涂料施工時盡量在上午10點-下午16點進行,溫度過低施工會發生漆膜龜裂。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雨天應停止施工。雨后對基底進行含水率的測試,達標方可進行涂料施工,以避免發生漆膜起泡。
經常測試基底的表面溫度及空氣相對濕度,基面溫度小于5℃或空氣相對濕度高于85%時應停止施工。
基面干燥期間,如遇下雨,應采用必要的遮蔽措施。
做好成品、半成品的保護。如遇下雨或沙塵天氣,也應采用必要的遮蔽保護措施。
環境相對濕度較大時,水性涂料干燥成膜較慢,應適當延長涂料的重涂間隔時間,薄涂產品一般隔天重涂,彈性中層漆、浮雕骨漿、質感涂料和真石漆等厚質涂料一般間隔2天以上重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