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那些從事傳統春節營銷項目的公司與單位。據了解,這幾年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商品流通體系的完善,居民節前儲備減少,因而春節市場對各色商品均有需求。許多人以為對聯、燈籠等物品競爭激烈,已經沒有多少商機可言。其實不然,有的商家在今年的對聯、“福”字等吉祥喜慶物品上應用了激光全息技術,雖然價格稍高,銷路卻出奇好;快餐大亨如“肯德基”、“麥當勞”等也抓住機遇推出了各種特色套餐,進賬自然少不了。不少農民經紀人經營的鮮花、鮮草莓、無公害蔬菜水果等也很暢銷。
其次是以網絡為中心的各種現代公司。網通、移動、聯通等通訊公司的話費、短信收入自然不少,各大商業網站也紛紛搶奪春節市場,網絡禮品禮儀公司頗受網民們的青睞。經營網上商店的公司也都出臺了多項促銷手段,低價拋售,或贈送節日小禮物。不少家長通過網絡訂購圖書等物品作為新春禮品送給孩子。另外,拜年短信也是各大網站爭奪用戶的主要戰場。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依附大公司網絡的分銷商、配送者也發了點小財。這些公司雖然掙的是辛苦錢,卻也平平穩穩,實實在在。可見網絡時代的商機也不僅僅垂青那些財團巨商,小民百姓同樣可以雨露均沾。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是,隨著網上禮儀的日漸盛行,全國各地對鮮花禮品配送網絡的需求逐步增大,許多網絡禮儀公司都表達了“誠征全國各地配送”的意向,大有與郵政禮儀一爭高下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