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真正的明星就是機器人。其中一些機器人有巨型起重機般的爪,看起來就像科幻電影里劫持人類的金屬怪獸。然而,另外一些機器人十分嬌小,60厘米高,像個2歲大的孩子,向你問好,詢問你的名字。“這像不像電影《終結者》里的場景?”新松董事長曲道奎說。
談到中國的機器人工業,就不得不談到新松。新松成立于2000年,是我國唯一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公司隸屬于中科院,2008年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銷售額達8.8億元,利潤率同比增長50%。新松占領了國內機器人市場的30%,并且這種趨勢正在擴大。發改委和科技部授予公司為“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產業化基地”、“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
出生在山東一個沿海城市,曲道奎一直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1982年,從吉林大學畢業后,他在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師從“中國機器人之父”姜新松,繼續深造。“我很高興能做我一直感興趣的事。我因為喜歡機器人而開始研究它,”曲道奎說。90年代初的幾年,曲道奎是在德國薩爾拉德大學的研究室里度過的。
作為中國杰出青年科學家獎和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的獲得者,曲道奎要把一生獻給科技事業。同時,他也看到了德國、日本和其他國家對機器人工業的投入,預示著機器人工業的蓬勃發展。1993年回國之后,他便下定決心發展中國商業化的機器人自動化技術。“要發展商業化新技術,就要抓住時機。”曲道奎表示。
去年,新松自主研發的AGV自動化裝配系統在通用汽車全球采購競標中獲勝,出口到了墨西哥、印度、俄羅斯和加拿大。“通用仍然和我們聯系,想繼續應用我們的產品。因為我們的系統在汽車生產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曲道奎重申,新松并沒有受到全球經濟下滑的沖擊。
作為一個聰明的商人,曲道奎并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新松擁有4個分支機構和4個研究中心,共有員工600人。已經研發出了物流和倉儲自動化系統,自動化房間清潔設備、鐵路運輸自動化和能源設備。現在,他們在工程、電子、煙草、化工等領域擁有上千個客戶。作為一個成熟的CEO,曲流露出充分的自信。“我只要把工作劃分開并交給合適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2008年,曲道奎的自信得到了回報,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了。如果上市成功,新松的市值將增加到1.65億元,其中1350萬元是A股,占總資產的25.23%。新松2008年的銷售額為8.8億元,在國內機器人市場的占有率達90%。
曲道奎表示,新松的目標是發展成為一個先進設備制造商和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集團,而不是僅僅靠國內勞動力的低成本。工業用機器人的廣泛應用為這一目標提供了保證。據國家發改委統計,十一五計劃期間,汽車企業將需要2萬個機器人,銷售總額將達到93.1億元。從成立之日起,新松就從中國致力于發展高科技和自動化產業當中受益。
自2000年來,中國的自動化產業經歷了快速發展。2006年,中國制造了719萬輛汽車,并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機動車生產國,緊隨日本和美國之后。曲道奎看到了機遇,組織了400個研究人員開發汽車制造機器人,等待時機擴張。成熟的汽車工業中,一條能容納10-20萬輛汽車的生產線個機器人。為適應這樣的需求,新松成功開發出了30多種機器人產品用于焊接、組裝等。但是,一個僅有8年歷史的公司如何跟來自瑞士、德國和日本跨國巨頭們競爭?
曲道奎介紹,除了工業用機器人,家用機器人也有廣泛的空間。盡管大批量生產暫時還無法實現,但曲希望高級家用機器人能成為公司今后的主要項目。“繼收音機和電視機、IT電子產品之后,智能服務機器人將成為第三代消費電子產品,”他說。
“如今,大部分的機器人是靠人類寫的程序操作的,”曲道奎介紹說,“要想研發出能夠像人類一樣自己思考和行走的機器人,我們得首先弄明白人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他表示,下一階段要攻克的是更高級的人工智能家用機器人。“我們需要機器人能夠理解我們想讓他做什么,然后能夠自己去做。我們現在還處在人工智能的初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