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減少人員流動和直接接觸導致病毒傳播的風險,更是將其探討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推廣給了更多西安教育醫療行業從業人員。調研小隊希望在社會養老壓力日益增大的現實中,洞察養老產業未來發展方向,探尋出一套更加符合老年生活需求的方案。
根據有限范圍內的目標樣本,調研小隊主要從醫療行業從業人員、非醫學專業教師和醫學專業教師三個群體進行數據收集,在保證匿名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大致包含現有個人經濟狀況、受教育程度、現有家庭情況、養老需求和養老意愿幾個方面。調研結果顯示:掌握醫學專業知識的群體更傾向于家庭養老、在子女居住的城市養老,對家庭依賴性強,并且不愿接觸養老機構,對養老機構專業水平有更多的質疑;非醫學專業群體更傾向于社區養老。大多數受訪者都不愿接受單一的養老環境和親情的疏遠。
在問卷題目設置的過程中,隊員們充分考慮了不同職業背景對養老意愿的影響,根據不同職業設置了針對性的問題,在問卷開篇即對“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進行了知識普及,使得每一位受訪者可以對該模式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不僅如此,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本小隊著重將“醫養結合模式”與當代中國最普遍的社會保障制度做了大致的對比,使得調查結果更具真實性和針對性,為后期研究養老行業發展方向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經過師生們激烈的討論以及老師的專業指導,理順了調研邏輯,確定了最終的實踐主題,解決了問卷設計缺陷和樣本量不足等問題,讓受訪者也能明確了解本調研小隊的調研目的。
2021年2月1日期,國家醫保局等多個部門頒布了各項健康新規,這也在提醒著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基于此,老年人的醫療和養老就顯得更加重要。在正式發放問卷時,隊員們主要通過微信和郵件的方式,與受訪者進行溝通交流。多數受訪者表示,養老問題確是當下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希望在暮年時光里,能夠真正感受到“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創新模式,省去醫療報銷中的麻煩復雜事情,獲得舒心自在的晚年。
令隊員們印象最深刻的受訪者當屬全科醫學診室醫生,78歲高齡的王武生大夫。老爺子曾是泌尿外科教授,曾帶出過多為碩士研究生和各科室醫生。作為醫院返聘醫生,每周只有周六上午半天坐診,其余時間和老伴居家養老,曾上過老年大學,熱愛國畫、文藝興趣使得老爺子的養老生活豐富多彩。
但是關于養老院的一切問題,老爺子概不回答。他的理由是,至今為止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養老機構。王大夫平日很關注養老方面咨詢,對西安市養老院服務質量有所懷疑。王武生大夫向我們展現了醫生職業群體老年生活的一面,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西安市多數養老機構的發展水平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