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不少非常厲害的歷史學(xué)家,就比如西漢的司馬遷。他因為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遭受了宮刑。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司馬遷依舊發(fā)奮完成了《史記》。而在北宋也有這么一位厲害的史學(xué)家,他就是司馬光。司馬光主持編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司馬光在小的時候就展現(xiàn)出不同于同齡人的一面,他的父親司馬池曾經(jīng)擔(dān)任光山縣令,所以給兒子起了司馬光這個名字。司馬光7歲時,他不僅能熟練地背誦《左氏春秋》,就連其中的深刻含義都能夠一一道來。頑皮是小孩子的天性,司馬光也是如此。有一天司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盛滿了水的大水缸,其中有一個小伙伴爬到缸上之后卻一不小心掉到了缸中。
眼看著小伙伴就要被淹死了,其他一起玩耍的伙伴要么被嚇得大哭,要么趕緊跑到外面找大人求救。只有司馬光非常的冷靜,他在想救小伙伴的方法。結(jié)果看到地上有一塊大石頭的司馬缸就舉起石頭向水缸砸去。水缸被打破后,水流了一地,因失足落入缸中的小伙伴也因此得救。這就是人盡皆知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年幼的司馬光的沉著冷靜。他能夠在危急情況下采取正確做法解決問題的這一份心境屬實難得。
那么大家又是否知道,司馬光救出來的這個小伙伴是誰呢?筆者接下來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這個人,其實此人也是北宋的一個名人,他的名字叫上官尚光,成年之后的上官尚光也當上了宰相。而他為了紀念司馬光的救命之恩,還特地建造了一座感恩亭。即便到了如今,上官尚光的后裔也全都知曉司馬光對先祖的救命之情。
司馬光年少時做出的驚人之事不止砸缸這一件事。在司馬光12歲那年,他和父親從東京出發(fā)前往四川。結(jié)果在路途上遇到了巨蟒,不過司馬光并沒有畏懼,他沉著冷靜地手持利劍,一下子扎進了巨蟒的尾巴。巨蟒吃痛,趕緊逃跑了。由于司馬光聰明好學(xué),深得父親的喜愛,父親也一直著力培養(yǎng)他,這為司馬光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