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19日電 (記者 尹力)醫藥衛生期刊評價體系建設高峰論壇日前在京啟動,多位來自醫藥衛生健康領域、醫藥期刊行業的專家學者提出,作為促進醫藥衛生發展的重要學術平臺,醫藥衛生類期刊亟需建立一個健全、公正、開放、包容的評價體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表示,2018年中國的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已經超過1200多種,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統計,以自然科學中發表中文論文的數量計算,僅臨床醫學2017年論文的發表量已經達到13萬篇并位居首位。
韓啟德強調,受國內學術界過度重視期刊、過度關注學術期刊的影響,這些評價指標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科技研究的走向。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內學術評價機構開始通過引入一系列計量指標評價科技期刊,但是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與此同時,國外的一些商業出版機構為了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和經濟利益,推出許多專門針對發展中國家的發表學術論文的期刊,扭曲了學術期刊和科學評價體系的價值。因此,建立為中國學術界廣泛認同的評價體系是當前的一大迫切任務。
韓啟德指出,中國的醫藥衛生類期刊不但數量大,也是發展學術最活躍的科技期刊,其中既涉及到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又涉及到生物基礎研究、公共衛生、環境生態等問題。建立醫藥衛生類期刊的評價體系時,關鍵應看其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價值。一個健全、公正、開放、包容的評價體系,可以鼓勵期刊發展那些有原創性、引領性、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研究成果和學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