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行——綠色建筑·走進越秀地產論壇5日在廣州越秀金融大廈舉行,哈佛大學、香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德國Transsolar能源與環境工程咨詢公司等各界專家,共同為綠色建筑在中國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自2006年我國正式頒布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來,綠色建筑蔚然成風,但近10年的野蠻生長,綠色建筑成為技術堆砌的產物,不實用,成本高昂。因而,如何正確高效地將綠色建筑技術應用在建筑設計實踐中,已成為決定綠色建筑實際成效乃至其未來在中國發展命運的關鍵所在。
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姜中橋稱,綠色建筑生命周期的各項成本顯示,建安成本只占總成本的15%~20%,建造完成之后的運行成本則占80%~85%,所以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兼顧建造、運營和居住體驗的綠色模式才可以實現成本可控,利潤保障。
根據越秀地產的戰略規劃,目前其全國布局的12個城市新建住宅項目,將全部實現綠色二星的精裝標準;部分重點項目,則達到綠色建筑三星或LEED金級認證。針對大型城市霧霾嚴重的情況,越秀地產已開始在水環境生態和景觀植物領域,對降低PM2.5進行探索及具體實踐。
“預計至2015年末,越秀地產所開發的各類綠色建筑將節省空調用電2.86億度、減排二氧化硫0.87萬噸、二氧化碳28.5萬噸,實現顯著的建筑節能減排效果及社會環境效益”,越秀地產副總經理黃維綱如此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