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有23項,其中天津大學與北京工業大學聯合完成的“大梯度余熱能回收的高效底循環匹配理論及方法”、南開大學完成的“功能導向金屬-有機框架的設計、合成與性質研究”等項目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天津工業大學與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同質增強型中空纖維膜制備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天津大學完成的“多尺度結構有序的高強度高導熱碳復合材料關鍵技術”等項目獲得技術發明一等獎;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高效焊接技術的柔性機器人工作站開發及產業化”、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南開大學、天津大學聯合完成的“脊髓損傷流行病學特征及微環境理論的創立與臨床應用”等項目獲得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二等獎有71項,其中天津大學的“移動封閉座艙空氣環境控制技術”、中國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聯合完成的“復雜井況油井防砂開采一體化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等項目獲得技術發明二等獎;天津凱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KF1300直流保護測控裝置”、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天津理工大學與浙江工業大學完成的“視覺感知方法及其在智慧城市交通中的應用”獲得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三等獎有95項。
據介紹,今年的獲獎項目總體質量顯著提高,呈現出三個特點:首先,今年的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獲獎總數達到17項,比去年增長41.6%,這兩類獎項一等獎數量占一等獎總數的30.4%,顯示出天津市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其次,獎勵工作與天津市科技人才培養工作緊密結合。45歲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占獲獎總人數的51.6%,較去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最后,科技型企業獲獎數量超過獎勵總數量的三分之二。2017年度共有128項由企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參與的項目,占獲獎總數的67.3%,體現出天津市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產學研結合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