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大城市會是怎樣的?如今我們經常提到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這些概念在未來將如何實現?
據聯合國發布的預計數值來看,30年后也就是大約在2050左右,全球將有68%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城市的發展將更加需要一套完善、智能的規劃和發展布局。而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能技術,將通過利用互物網、物聯網、AI智能技術等,實現公共數據和個人數據的匯總使用, 以期能達到全面高效、安全便捷的數字化城市管理。
那么大數據下的智慧城市將會有怎樣的體現呢?或者說大數據將在哪些方面體現落地呢?目前來看:城市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基建都將是大數據的發展對象。
城市交通管理
除了目前還沒有正式推出的自動駕駛外,智慧城市已經開始利用大數據業務進行城市交通的管理。比如利用公共平臺的監控系統、物聯網傳感系統、聯網汽車等諸多資源,將這些看似獨立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后,不僅可以實現交通管理,甚至還可以進行生命的拯救。
公共安全管理
在實踐中,公共安全技術是什么樣的?利用GPS數據查找失蹤人員。它是從IoT設備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可將重要信息提供給應急人員,以進行更準確的調度。通過大數據對智慧城市的規劃,在未來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解決方案可以將死亡人數減少多達10%,將犯罪發生率減少多達40%,并將緊急響應時間減少多達35%。
這里提到的城市基建和平時說到的“基建”略有不同,在大數據下的城市基建,主要是指通過智慧城市各種技術的綜合應用,達到城市建設的有序規劃。
智慧城市在未來已經成為趨勢,如今大數據已經普及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現在的我們其實也已經在不知不覺間享受了大數據帶來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