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一般表現為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行為習慣不良、學習成績不佳等。問題學生的成因是多面、復雜和長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從源頭挖起,才能“藥到病除”。究其原因,一是來自家庭,表現在父母的綜合素質水平不足以指導、教育孩子; 兩代人之間存在著代溝,相互之間的溝通困難;父母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職責,疏于管教和關心孩子。二是來自社會,表現在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青少年失去了正確的價值觀。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影響了對青少年培養的投入;消費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其負面的、消極的方面對青少年的危害很大。那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轉化問題學生呢?
一、對問題學生充滿愛心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蘇霍姆林斯基也強調,對那些因家庭乃至社會不良影響而表現異樣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樣”的態度和方式對他,因為只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給他們以鼓舞,才能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才能點燃學生追求上進,成為優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轉化工作中,我們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提高問題學生的道德覺悟和上進心,培養他們的是非觀念,必須堅持正面誘導,以理服人,切忌簡單粗暴,以勢壓人。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和家長的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體驗到我們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的“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尊重他們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識的重要標志之一,是進步的動力之一,教師應當尊重、信任問題學生,逐步消除他們的疑慮。因為學習不好或紀律差,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外表雖套有一層硬殼,但在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諒解和信任。教師應嚴于律己,走出心理誤區,尊重問題學生的人格。嫌棄、斥責、批評、挖苦或者變相提法,都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引發逆反情緒和對抗行為,也暴露出教師的偏狹和無能。讓我們一起來重新溫故半個世紀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師的一句話:“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三、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后,就其能力可以發揮80%—90%。可見,在轉化問題學生工作中,表揚激勵的運用也極為重要。問題學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勢,比如學習差的,他在音樂、美術方面有特長,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適時的加以表揚。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的多。”作為班主任,及時肯定表揚他們,滿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為轉化創造契機。
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要用良好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一種利于激發學生內驅力的環境氛圍;要對問題學生以表揚為主,抓住每一次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要設計相宜的課堂練習。使問題學生在課堂上“有飯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標奮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識的重點性、系統性,方法的啟發性、問題的針對性和問題學生的學習個性;此外還要經常和問題學生談心,融洽師生間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勵,并制定可行的目標,培養他們的成功感。
五、樹立他們轉化的信心
歌德有這樣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財富,你只失去了一點點,你失去了名譽,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氣,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問題學生進步,重新樹立起自信心是轉化工作的關鍵。教師要花功夫、下力氣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后進生通過努力取得成績時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標。在班級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問題學生排除在外,要有意安排一些適合他們干的工作,更可以讓一些取得進步的問題學生介紹經驗,讓他們看到希望,激發進步的內在潛力,確立起不斷進步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只是“恨鐵不成鋼”,而需煉鐵成鋼。采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不失時機的關心他們,引導和鼓勵他們爬起來再前進。可見,轉化“問題學生”是一項困難而艱巨的工作。
讓我們摒棄對問題學生的偏見,多給他們一些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他們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他們成長,積極探索新的方法和技巧,不斷加強問題學生的轉化教育工作,或許另一個偉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