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在遙遠的巴爾干半島發(fā)生了一件讓全體中國人感到無比憤怒并且永記在心的事情。
北京時間1999年5月8日凌晨5點45分,當?shù)貢r間7日晚上11點45分,兩架北約B-2重型隱形轟炸機向中國駐南斯拉夫聯(lián)盟共和國(下面簡稱南聯(lián)盟)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大使館,發(fā)射了5枚精確制導導彈(JDAM),造成大使館里的3名中國記者喪生,數(shù)十人受傷,使館建筑嚴重損毀。
世界震驚!中國憤怒!
中國政府在當日的聲明中說:“北約這一行徑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侵犯”,“外交史上罕見”,“中國政府、人民對這一野蠻暴行表示極大憤慨和嚴厲譴責,并提出最強烈的抗議”
20年后,對這一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中國仍然充滿爭議!
美國政府,上到時任總統(tǒng)克林頓,下到具體與中國進行緊急溝通的外交官員都強調,“這是一次非常低級的錯誤,因為軍方使用的地圖存在問題,導致了對中國駐南使館的誤炸”。美方也做出了公開道歉。
但,這真是誤炸嗎?戰(zhàn)爭早就開始了,美國連中國大使館的位置都沒搞清楚嗎?為什么美國不會誤炸英國、法國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館?
襲擊
1999年5月,在巴爾干半島的科索沃戰(zhàn)爭中 ,北約組織的軍隊空襲南斯拉夫。
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5時45分,當時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的人員大部分已經進入睡夢之中(當?shù)貢r間接近半夜12點),然而一架美軍最先進的B-2隱形轟炸機向位于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櫻花路3號的建筑物發(fā)射了3枚精確制導炸彈。
時任駐美大使李肇星要求克林頓親筆道歉
克林頓還寫道,在得知中國大使館遭到轟炸造成傷亡之后,“我目瞪口呆, 對這個錯誤深感不安,立即打電話想向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道歉。但中國領導人拒絕接電話,因此我公開地反復地表示歉意?!?/span>
炸館事件也讓美國駐華大使館人員真正認識到,激怒中國人的代價。上一次發(fā)生駐華使領館遭激烈抗議,還是在1967年。
時任美國駐華大使尚慕杰說:“大使館被抗議者包圍,我們三四天都出不去??棺h者也包圍了我們的官邸。整個晚上都有石頭砸在房子上。中國抗議者想沖進官邸。我很害怕。那天傍晚,我們撤到大院里的另一座樓里。這是美國新聞署的樓,窗戶上有欄桿擋著。所以我們那天晚上就在那座樓里,躲在桌子底下”。
中國人為什么如此憤怒?
對于“誤炸”,中國人其實很難將這兩個字,與科技發(fā)達程度冠絕全球的美國聯(lián)系起來。
克林頓在那本自傳中回憶說,在誤炸使館事件發(fā)生一個星期后,他終于跟當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通了電話。克林頓寫道:
“我再次道歉,并且跟他說,我認為他不會相信我會故意讓軍機炸中國的大使館。中國領導人回答說,他知道我不會。但是他又說,他相信在美國國防部或中央情報局內有人不滿美中關系走近,因此可能故意在地圖上做手腳,造成中美分裂。中國最高領導人難以相信,美國這樣一個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會犯這種錯誤。”
爭議
克林頓政府當時專門派了一位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到中國來,花一整天的時間向中方說明地圖為什么會發(fā)生問題和其它一些情況。總而言之,就是向中方解釋這次失誤是怎么發(fā)生的。
根據(jù)這位名叫托馬斯?皮克林的副國務卿的解釋,攻擊是由三方面的基本失誤造成的:
一:用于將南斯拉夫聯(lián)邦軍需供應采購局(FDSP)總部作為攻擊目標的定位技術有嚴重缺陷;
二:用于核實目標信息的軍事或情報的數(shù)據(jù)庫都未包括中國大使館的正確位置;
三:目標復查過程中的任何程序都未發(fā)覺上述兩個錯誤。對于“目標大樓不是南斯拉夫聯(lián)邦軍需供應采購局總部,卻是中國大使館”這一事實,沒有人向可能了解的人士征求意見。
美國方面關于“誤炸”的說法,還有一個經常被列舉的證據(jù)。
在炸館事件發(fā)生的時候,正值美國周末。通過美國媒體報道可以發(fā)現(xiàn),在1999年5月8日消息傳來之前, 美國的一些國防高官和家人正參加一個戶外燒烤餐會。這時驚聞在南斯拉夫出了大事,于是官員們趕去上班,了解和處理危機。
如此看來,當時這些高官對此毫無準備。所以,美國人非常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轟炸一個國家的大使館可以被看作變相宣戰(zhàn)或者不宣而戰(zhàn),可能招致反擊。假如真是蓄意而為,那么在襲擊中國大使館時,美國軍方高層應該嚴陣以待,坐鎮(zhèn)五角大樓,而不是參加戶外燒烤趴。
當時,《紐約時報》也發(fā)表了長篇調查報道, 結論是:這個事件是由一系列錯誤的重合造成的誤炸。
但是,時隔多年之后,美國媒體的中文網站曾就此事做過調查,有50.5%的投票者認為“是北約故意炸的”, 有28.3%的投票者認為“是誤炸,美國不可能有意攻擊中國使館”, 其余的選擇“不清楚,希望了解有關信息”。
至于美軍為什么要制造這場“誤炸”?香港《亞洲周刊》的一篇報道頗具代表性。
當時,《亞洲周刊》的日裔美國記者島津洋一發(fā)表了一篇獨家報道,題為《炸中國使館絕非意外》。文章通過在美國和歐洲的采訪,得出結論:
美國所稱“南斯拉夫聯(lián)邦軍需局”與中國使館距離太遠,連國家地圖局都不甘自己的專業(yè)水準被踐踏,拒當代罪羔羊。該局公開發(fā)表聲明,強調它們的地圖都非常準確,不斷更新。北約空軍“誤炸”,絕對與他們無關。
而通過對北約軍事情報人士的匿名采訪,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美國人獲得了錯誤的情報,認為當時南聯(lián)盟領導人米洛舍維奇在中國大使館內,或者用來擊落美國隱形戰(zhàn)機的精密電子戰(zhàn)設備在中國大使館內。
美軍情報懷疑,南聯(lián)盟軍方的指揮電臺正在利用中國駐南使館的通訊系統(tǒng)指揮著南聯(lián)盟各方抵抗部隊。當時,南聯(lián)盟軍事指揮系統(tǒng)在北約的軍事打擊下摧毀殆盡。
尤其是4月23日米洛舍維奇的官邸被摧毀后,南軍事指揮專用通訊系統(tǒng)一度中斷24個多小時。而在南軍通訊線路恢復后,美軍的通訊監(jiān)測部門發(fā)現(xiàn),南軍的電波信號來自中國大使館所在區(qū)域。
還有一種說法是,美軍情報部門聲稱,據(jù)掌握的可靠情報,中國兩家電子設備研究機構聯(lián)合研制出了一種理論上可以探測到美隱形戰(zhàn)機的先進雷達設備.樣機剛剛問世不久,但中國軍方沒有隱型戰(zhàn)機故而無法檢測它的真實性能,而科索沃戰(zhàn)爭給中國方面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而恰巧,南聯(lián)盟防空導彈部隊首次擊落了美國大名鼎鼎的F-117隱形轟炸機,所以美國情報人員認為是隱藏在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的先進雷達設備幫了南聯(lián)盟防空部隊的忙。
所以導致美國人想冒險一把。但是,事實證明,米洛舍維奇和電子戰(zhàn)設備都不在中國大使館內。
輕視
雖然這些說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推理,并沒有得到美國官方或者權威人士的公開承認,但是也從不同方面,拆除了支撐美國“誤炸論”的主要支柱。
就像時任美國駐華大使尚慕杰在回憶中談到的,無論美國有著什么樣的借口,這件事情能夠發(fā)生,本身就令中國無法接受,無法理解。
他說很多中國朋友對美國的“誤炸說”只回懟了一句話,就讓他啞口無言了:可是,你們知道在貝爾格萊德的英國大使館在哪里,但是不知道中國大使館在哪里。
的確,美國當時在戰(zhàn)區(qū)共有近50顆衛(wèi)星,其中24顆為全球導航和定位衛(wèi)星,這些衛(wèi)星可用來對使館進行精確定位。
美國還有電子偵察和照相衛(wèi)星,裝有合成孔徑雷達的衛(wèi)星,還能夠穿透地面對地下目標進行透視。
而且,在面對重要地面打擊目標時,偵察機和無人機還會對目標進行反復偵察,以便相互驗證。特殊情況下,還要派遣特工人員滲透到目標附近,摸清實地狀況,以防誤炸誤傷。
所以,即便如美國所說是“誤炸”,那也就坐實了美國方面對“這一目標是否是中國大使館”非常輕視,因為只需派遣一個線人,在大白天到這座建筑目標轉悠一下,就能看到明顯的中國國旗和大使館標志。
變化
這次“誤炸”留下的創(chuàng)痛,20年仍沒有愈合。但所幸,中國在這20年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1999年,在全球GDP排名中,中國以10973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七,在美、日、德、英、法、意大利之后。今天,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穩(wěn)居世界第二位,并向第一位穩(wěn)步進發(fā)。中國的綜合實力,國際地位及影響力和20年前相比,都是天壤之別。
用不少中國網民的話說,那場“誤炸”也讓很多中國人更加清醒了,因為這就是現(xiàn)代版的“落后就要挨打”。
在軍事實力上,這20年里中國更是獲得了全面的提升,尤其是海軍、空軍、戰(zhàn)略火箭軍方面進步明顯,很多武器并只是數(shù)量上的增加,而是迭代式地更替。
20年前的1999年,中國海軍還沒有什么像樣的大型水面艦艇。5000噸級的導彈驅逐艦,中國還不能自主制造,當時處于摸索階段。而且,在軍用造船領域,我們的大艦建造能力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反艦武器方面,我們的反艦導彈雖然有,但是還不足以對美國幾萬噸的大型艦艇乃至航空母艦造成致命殺傷。這樣一來,對美軍的威懾力也十分有限。
我們剛剛見證了在青島舉行的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大閱兵。當年的現(xiàn)代級導彈驅逐艦已成為昨日明星,經過近5年的“下餃子”,中國海軍擁有了新一代055級萬噸級導彈驅逐艦,堪稱世界領先;052D、052C等型號導彈驅逐艦被稱為“中華神盾艦”。
此外,還有大量新型護衛(wèi)艦,以及新型核潛艇。最重要的是,中國也擁有了自己的航母。最近,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動向受到國內外關注,雖然沒能參加海軍成立70周年的海上閱兵,但是國產航母已經進入了新一輪海試。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后,首艘國產航母將很快進入海軍現(xiàn)役。
在擁有更多、更先進、更大型的水面艦艇后,中國遠洋航行能力也在這20年突飛猛進,綜合補給、協(xié)調組織、遠洋護衛(wèi)等方面都提高了很多。
在2008年底首次參加索馬里護航任務之后,10年多時間,中國海軍已經有三十多批編隊前往那里參加護航任務。在利比亞發(fā)生局勢動蕩后,中國海軍艦艇迅速組織的救援和撤僑行動。
在此后面臨海外發(fā)生海嘯、叛亂局勢緊急情況下,解放軍多次在海外執(zhí)行撤僑任務,已經展示了我們在維護海外利益上的決心和能力。
在空軍,1999年我們剛剛擁有從俄羅斯購買的蘇-27重型戰(zhàn)斗機,但是在數(shù)量和操作技巧上都很有限。那時的中國空軍主要仍是國土防衛(wèi)性的,因為大多數(shù)戰(zhàn)斗機的航程都不遠,空中加油機也很少,無法執(zhí)行遠距離行動任務。
20年后,我們的先進戰(zhàn)斗機更多了,而且標志性的第五代隱形戰(zhàn)斗機殲-20已經具備了作戰(zhàn)能力,如今已經進入批量建造的階段。而且,中國空軍執(zhí)行遠距離飛行任務的能力今非昔比。
解放軍大型轟炸機、電子偵察機前出第一島鏈,或者在臺灣島東側繞飛如今已經成為常態(tài)化。飛到關島附近上空,估計也是不遠將來會發(fā)生的情景。
導彈方面,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已經可以攜帶多個分導多彈頭,美國的反導防御系統(tǒng)也難以攔截。
這樣的中國,試問還有誰敢“誤炸”嗎?
(聲明:文章及圖片來源于網絡,本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侵權或錯誤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網站http://www.luocyx.com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