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表達=55%的體態語 38%聲調 7%文字
美國心理學家艾帕爾的研究表明:人的情感表達由三個方面組成,55%的體態語 38%聲調 7%文字。這里的體態就包括了我們的“手舞足蹈”“肢體語言”“面部表情”。

這組數字說明了體態語與表達生動形象之間的關系。因為在感情表達中,體態語占的分量.重,達到了55%,超過了一半。練習好了體態語,就抓住了講話感情的龍頭,就能演好生動形象的講話的重頭戲。
練習好了體態語,感情就水到渠成,聲音自然就充滿抑揚頓挫。抓住了“55%”的體態訓練,就帶出了38%的聲調,抓住了這兩點,公眾講話93%的問題就解決了,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在基本功練習過程中對各位學員的苛刻要求和不斷訓練。
有人就會問:為什么體態語如此重要呢?這就要從臺下觀眾的視覺需求說起。
深刻的印象=77%視覺 13%聽覺
準確的講,在臺下聽我們講話的人,應該叫觀眾,不是聽眾。
在臺下聽我們講話的人既聽又看,既用聽覺又用視覺。兩者以哪個感覺為主呢?毫無疑問,視覺很重要。心理學研究有個結論:人感覺印象的77%來自眼睛,13%來自耳朵,視覺印象在頭腦中保持時間超過其他器官。也就是說,觀眾聽你講話,實際上眼睛看到的印象要比耳朵聽到的印象更深刻。
從觀眾接受視聽信息的順序來講,觀在先,聽在后。你從臺下走到臺上,觀眾首先是用眼睛看到了你,看到你走路的姿勢,你的面部表情及你的站立姿勢,構成了他對你的..印象,然后才是用耳朵聽,聽你的聲音,聽你的內容,通過聽構成了對你的第二印象。
這就要求我們講話的時候不能只動口,不動手,一定要口手并用,而且還要把體態語放到頭等位置。只有這樣,你講話傳遞的信息才能給觀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才能引起你觀眾的興趣,才能更大限度地傳遞你講話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