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國海外首條長大隧道——中交孟加拉卡納普里河底隧道項目的盾構始發儀式舉行。該儀式由孟加拉政府和孟加拉隧道項目共同舉辦。孟加拉總理哈西娜一行、中國駐孟加拉大使張佐出席本次儀式。
孟加拉卡納普里河底隧道項目是孟加拉國第一座長大公路過江隧道項目,也是中國在海外建設的首條長大隧道,由中國交建總承包,中國路橋負責實施,中交二航局負責隧道主體施工。隧道連接卡納普里河東西兩岸,項目全長9092米,隧道設計總長3.5千米,盾構隧道段長約2450米。隧道主體采用中國規范設計,分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80千米。
項目核心裝備盾構機直徑為12.12米,長94米,重2200余噸,由中國自主研發、制造與使用,是目前我國出口海外的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盾構機設計生產是針對孟加拉的特殊地質情況進行了特別的“量身定制”,采用適宜的刀盤防結泥餅設計、泥水系統分層逆洗技術、智能防沉降控制技術、泥水循環系統自動控制等多項自創技術。
為確保盾構安全順利始發,針對孟加拉隧道項目粉細沙和富地下水的地質情況,項目部使用端頭加固、端頭冷凍及密封鋼套筒的方案進行盾構始發,通過鋼套筒延長盾構始發和接收的實際長度,使盾構設備在壓力平衡可控的鋼筒內作業,削減了端頭加固施工對盾構進出洞的直接影響。項目使用鋼套筒直徑為13.23米,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發設計,是目前國際使用大直徑的鋼套筒,采用此密封鋼套筒方案使盾構始發工作更加安全、便捷、有效。
哈西娜總理一行參觀施工現場后,對項目進度、施工質量表示滿意,對中國制造的盾構機及中國技術充滿信心,并對中國企業表示感謝。她講到中國技術跟傳統的技術相比,中國技術效率更高、更安全、更環保,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這突顯了中國制造業水平,也展現了中國工程公司的作業水平,為孟加拉的下一步的基礎建設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在隨后的盾構始發儀式上,哈西娜總理指出卡納普里河底隧道項目的建設將極大改善目前吉大港的交通狀況,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隧道的貫通將徹底改變吉大港一市兩城的現狀,方便卡納普里河兩岸居民的工作生活,加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實現“一市兩城”經濟協調發展。并稱該項目將有效地帶動的吉大港市的發展,展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對孟加拉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孟加拉卡納普里河底隧道工程項目是中孟兩國領導人揭牌見證的項目,也是中國交建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海外承擔的水下公路隧道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項目的順利實施與建成將極大加強吉大港市區與卡納普里河東岸片區的聯系,帶動東岸片區經濟建設,實現“一市兩城”經濟協調發展。作為中孟印緬經濟走廊的重要一環,該項目的建設對完善亞洲公路網、促進孟加拉國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推動孟加拉國向國際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章摘抄于人民網,感謝人民網對本文章的大力支持,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