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水進入設備內。
2、啟動風機,污泥泵、風機的充氧量減至正常充氧量的一半左右。
3、每天觀察好氧池內填料情況,如填料上長了橙黃色或橙黑色的一層粘狀物,即已培養好生物膜,培養間期一般要10-25天完成。
4、氣溫一般在攝氏15℃-25℃最為適宜。
5、如原污水濃度太低,培養生物膜的時間太長,必要時要加一點營養,主要以糞便為主或其它。
6、PH值一定要保證在6.5-8.5之間,原污水要保證達到可生化狀態。
7、處理工業污水及醫院污水,開始調試前要以生活污水為主,待生物膜培養好后,少量的不斷進其它工業污水,使生物膜適應工業污水生長,即調試正常開始。
工作原理
1、板框式污泥脫水機:在密閉的狀態下,經過高壓泵打入的污泥經過板框的擠壓,使污泥內的水通過濾布排出,達到脫水目的。
2、帶式污泥脫水機:由上下兩條張緊的濾帶夾帶著污泥層,從一連串有規律排列的輥壓筒中呈S形經過,依靠濾帶本身的張力形成對污泥層的壓榨和剪切力,把污泥層中的毛細水擠壓出來,從而實現污泥脫水。
3、離心式污泥脫水機:由轉載和帶空心轉軸的螺旋輸送器組成,污泥由空心轉軸送入轉筒,在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下,產即被甩入轉鼓腔內。由于比重不一樣,形成固液分離。污泥在螺旋輸送器的推動下,被輸送到轉鼓的錐端由出口連續排出;液環層的液體則由堰口連續“溢流”排至轉鼓外靠重力排出。
4、疊氏污泥脫水機:由固定環,游動環相互層疊,螺旋軸貫穿其中形成的過濾主體。通過重力濃縮以及污泥在推進過程中受到背壓板形成的內壓作用實現充分脫水,濾液從固定環和活動環所形成的濾縫排出,泥餅從脫水部的末端排出。
污泥處理核心技術介紹
污泥是污水處理廠以及污水站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未經恰當處理處置的污泥進入環境后,直接給水體和大氣帶來二次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活動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污泥在處理上可分為污污泥脫水機工藝與污泥干化工藝兩種,以下主要介紹不同類型的污泥脫水機的各自優勢。
以上是小編講述的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生物膜是怎么培養的,山東致力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設備的,各種工藝的技術比較成熟,并且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