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具有很強的區域特點,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要結合市場需求有所側重,但東北、西北等地區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相對較少,高速路充電需求也沒那么高,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考慮不同地區不同特點做好布局,滿足要求的同時也要避免資源的浪費,而且公共充電站中,直流快充樁占比更多、更快的充電速度也能為運營商帶來更大的效益,假如你用的是老國標的車,就不必管,由于新國標兼容老國標,不出意外都能用。
除了電池的因素,一味地追求快充對于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行業的發展也不是一個合理方案,于翔認為,應根據不同使用場景需求,布局充電網絡,比如在社區就應推行交流慢充,直流快充、超快充應該合理布局,不能盲目地蜂擁而上,因為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用戶需求,也要和電力供應相匹配,他認為,在適度超前的原則下,利用數字化、平臺化的管理手段,完全可以合理調配充電行為,讓充電需求和電力系統調度有機結合、不斷優化。
但實際上由于自由電子的存在,自由電子附著在SIO2和N+上,導致D-S中出現漏電流,電源泄漏電流,為了減少開關電源中的干擾,必須按照標準提供EMI濾波電路,由于EMI電路,開關電源接市電后有微小的電流流到地,稱為漏電流,室內充電樁的防護等級需要起碼達到IP32以上,而室外充電樁需要面臨風雨交加的惡劣環境,需要更好的絕緣性和避雷條件,其防護等級起碼要達到IP54方可保障人身安全、車身安全和充電設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