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觀光列車的質量標準和中心線允許偏差要求有嚴格的標準。鋼軌中心線應符合設計要求,偏差不應大于設計值+50mm。軌道坡度與標高偏差+50mm,50m以內坡度誤差不超過1/1000,也就是50m以內高度差不多50mm。在接頭平直度的鋼軌接頭處,兩根鋼軌的高度和內側左右偏差不大于2mm。關于軌道觀光列車的走向,直線段目測直線,10m弦量不大于10mm,曲線段目測圓形,用2m弦測量外軌內側曲線的矢量值。半徑大于50m時,相鄰向量之差不超過2mm,半徑小于50m時,不超過3mm。前后軌高度方面,視覺平順流暢,前后軌高度不超過10mm用10m弦;斜巷鐵路使用的10m軌道前后高度不得超過15mm,坡點變化除外。
扭矩車輛上坡時,只有當觀光列車的牽引力大于上坡阻力(車輛后退)和滾動阻力(空氣阻力不計)時,車輛才能上坡。因此,發動機或電機必須有足夠的扭矩來克服這個斜坡阻力,這樣車輛才能上坡。還有輪胎的附著力——觀光列車的輪胎與地面保持足夠的摩擦力,保證觀光火車在上坡途中不打滑。就像很多越野車使用越野花紋的輪胎一樣,可以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顯著增強汽車的爬坡能力。觀光列車能爬多大的坡?在我們的日常駕駛中,很少會遇到30度以上的斜坡。30度以上的坡視覺上很陡,估計膽小的司機不敢開上去,45度的陡坡基本就是越野的極限了。按照標準要求,高速公路的陡坡度為5%,一級公路為6%,四級公路為9%。在等級之外的少數公路中有10-15%的坡度。到目前為止,中國更大的斜率是25%。
觀光列車前部采用高強度鋼板作為車體結構的保護層,前部設計有防撞杠和后門。車門設計有防撞桿,能有效降低碰撞時車門的沖擊力。觀光列車的車尾是防護欄,在發生碰撞時可以有效減輕車體重量。觀光列車還有多功能電子控制系統,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自動調節座椅的高度、舒適度和寬度。電動列車可以減少空調系統對電力系統造成的損耗和噪音,電池要保證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異常現象。